课程建设一直是校外教育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校外教育的前进方向与发展蓝图,就如同灯塔引领航船一般至关重要。为持续激发中心教师在课程开发与优化上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研发处于6月28日下午组织了中心第四场课程优化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汇聚了各部门课程主管、一期骨干教师、二期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24年参与课程优化的课程团队负责人,以及热心中心课程建设的优秀教师, 共计近百人参会。
本次培训以《我的课程故事》为主题,邀请到了科技部天文课程、启智拼搭课程的负责人,外语部国际少年成长营研发团队,以及体育部课程体系搭建团队,请他们详细阐述一个新课程从构思设计直至优化落地的心路历程、具体操作方法与策略等,引领我们一线教师合理进行校外课程的设计、组织与架构。活动由研发处副处长李文英老师主持。
周娜、张珊珊、李晶艺、李楠、梁丹丹、张伟峰老师作为中心优秀课程研发团队的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她们在交流中详细阐述了一个新课程从设计理念的更新到课程目标的定位,从教学素材的选择到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从教学模式创新到课程评价优化的思考与创新举措,更是在汇报中展现了一位教师对所研发课程的无比热爱与持续优化的信心与决定。
周娜老师把天文课程当做孕育一个孩子,她提出课程研发者应从儿童的视角参与课程体验才能拓展课程开发的深度。张珊珊、李晶艺、李楠老师汇报了国际少年成长营课程在逆境中成长的历程,更是强调了课程研发团队在新课程搭建过程的重要性。梁丹丹老师则用“好上课——课好上——上好课”来概括自己研发新课程的心路历程,她提出课程研发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单个课程内容体系的搭建,更应提高课程设计的站位,重视课程间的粘性发展。张伟峰老师以体育部课程创新设计的案例入手,阐述了校外教师应善于从儿童心理需求、社会时事热点、家长关注要定入手来精准开发新课程。
研发处副处长周华平从课程建设对教师的内在要求、课程建设的意义和当前的形势等方面做了总结发言。他提出,我们的课程研发之路除了专家的理论指导外,还需要本土教师的“引领”,更需要“中心牵引力、部门推动力、教师内驱力”三股力形成实践创新的合力,才能推动中心课程的稳步优化,而其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的内驱力。
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的启迪,能够激发更多教师投身于课程研发的热忱,以更加饱满的激情与专业的态度,携手绘制校外教育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画卷。让我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创新使命,以教师的内驱力为核心,借力中心牵引、部门推力,共同推动校外教育课程建设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