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下,潮新闻联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邀请全省少年儿童参与小伢儿画亚残Asian Para Games in My Eyes——圆梦亚残双语明信片创意大赛。
大赛自正式开始以后,吸引了众多创作者的热情参与,经过两个月的作品征集,共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青少年精心创作的 500 多张双语明信片。他们从“亚残运英雄”“亚残运场馆”“亚残运项目”“亚残运知识”等主题进行创作,作品“有创意、有温度”,用独特的视角和英汉双语在方寸之间绘满了梦想和祝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巧思。
作者:孔思萌(杭州市凤凰小学)
指导老师:杨珏
设计理念:“益”起迎接亚残运会。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来到美丽的杭州,它一路召唤着怀抱伟大梦想的运动健儿们。在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里,他们一定会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作者:孙睿杭(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胡昊雯
设计理念:亚残运会马上就要在杭州举行,我都等不及了。想象一下,杭州的美丽风景加上运动员的飒爽英姿,注定这次亚残运会一定会是一届多彩的盛会。六和塔、西湖三潭映月、龙井茶山和钱塘江沿江的最美跑道都是我身边的美景,还有亚残运会的主场馆之一,被大家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我都把他们装进我的画面里了。身为东道主的我,很自豪,也更期待,期待着所有运动员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能感受到杭州的美,杭州人的热情。Never stop, dream big.这句话是送给所有运动员们的,鼓励他们超越自己,实现梦想,同时也是送给我的家——杭州,这座城市的。永不停止,梦想远大。
作者:龙嘉玥(杭州市凤凰小学)
指导老师:林璐 许佳菁
设计理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杭州市桐庐县的宋懋璗8岁因为意外失去了右臂,但他很坚强没有自暴自弃,选择了和命运抗争!他在17岁成为亚残运会冠军、在19岁成为残奥冠军,整个运动生涯仅残奥会奖牌就多达8枚。我们要学习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作者:黄诗媛 (杭州市景华小学)
指导老师:马小红
设计理念:亚残运会是分享杭州的热情、运动的激情和盛会的欢乐,大家共享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每一个人都为着自己的梦想奋斗,虽然亚残运会的运动员们身体上留有遗憾,但是他们的精神是丰满的、完整的。吉祥物“飞飞”是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的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传递每一处文化和幸福。
作者:范欣妍(浙江省杭州湖畔学校)
指导老师:姚旑青
设计理念: 心相约,梦闪耀。取“爱”的英文字母LOVE进行创作,把爱融入亚残运双语明信片的方寸中,手拉手,心连心,梦想起航。此爱为人类之爱,所以主要通过人类肢体语言进行行为艺术表达。 L:手持牡丹,牡丹花语为珍重祝福,表达对杭州亚残运盛会的殷切期盼与祝福。O:巧克力盒,人们常用巧克力来表达爱意。 V:肢体语言:手牵手。E:肢体语言:坐姿、拥抱。
创作者们的设计理念都十分巧妙用心。同时,本次活动的评委团队也不简单哦。不仅有在美术绘画、视觉传达领域颇有建树的大师,更有我国驻外使馆的参赞、国际友人参与到作品初评当中来。意大利正奥斯卡尔罗梅洛小学副校长Leonardo、英国ICE国际学校校长Mel女士、加拿大好莱坞公立学校艺术教研中心负责人Lisa女士纷纷表示,从孩子们的创作中感受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对亚残运会的关注。作品中不仅传递了残障运动员拼搏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也展现了志愿者们奉献互助的精神,更呈现了亚残运场馆的建设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外国评审也被中国杭州的美丽景象深深吸引,十分期待能够在亚运期间到中国来体会和感受。
那谁设计的亚残双语明信片最有创意、有温度呢?经过专家评审和网络票选,共计17万人次投票,最终角逐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创意奖59名。大赛组委会根据作品质量、作品数量、创意视角、双语运用等综合因素评选出6个优秀组织奖和若干优秀指导教师。快来看看最新出炉的获奖名单吧!
【领奖事宜】
1.奖状领取信息将于 8 月上旬通过短信通知各位参赛选手。
2.集体参赛选手的奖状将在 9 月开学后寄送至学校。
【咨询电话】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 0571—85828075 唐老师 或将您的联系方式发送至邮箱1300513145@qq.com,工作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联系您。
(一等奖作品展示)
(参赛选手代表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参与现场活动的少先队员们拿到创意明信片十分喜爱,也从中学习到了亚残运知识)
(杭州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科技人才办) 四级调研员、杭州市红领巾学院国际文化分院专家学者陈闻老师为孩子们的爱心、创意点赞)
心相约,梦闪耀!Hearts Meet,Dreams Shine!“浙”里的少年们,让我们一起相约金秋十月,点燃城市热情,拥抱杭州亚残运会!下一步,杭州市红领巾学院国际文化分院将邀请少年们参与“全民学英语,一起迎亚运”红领巾云课堂,担任红领巾双语志愿者,为家门口的亚残运盛会助力。